中国科技大学论坛|中科大BBS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点击上图,快速注册

查看: 3213|回复: 0

[广州日报]高校破格录取空间有多大? [复制链接]

Rank: 2

威望
0 个
金币
89 枚
贡献
0 点
在线时间
7 小时
阅读权限
20
帖子
16
精华
0
积分
87
UID
11356

优秀版主奖章 最佳新人奖章

发表于 2008-7-18 01:18:00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有两条关于高校录取的新闻很是引人关注。一条是说湖北东湖中学的高三毕业生张孟苏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新加坡一所大学看中,被预录并提供20万元奖学金。另一条是说中山大学破格录取了两个“怪才”,两考生虽然分数低于一本线,但由于综合素质高,分别被中大哲学系和生物系破格录取。       高考成绩不突出的张孟苏被国外高校录取,乍一看好像是因为她的乐于助人。但细看并不是这回事。新加坡政府理工学院之所以预录她,还为其提供奖学金,并不完全在于张孟苏的道德有多么高尚,最主要的还是在面试过程中,她以很高的综合素质征服了新加坡高校的老师。
      但由此还是带来不少人的追问,甚至是对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的反思:凭张孟苏的成绩,哪怕她获奖的证书再多,在国内肯定是不会得到高校的如此垂青。因为国内高校有着严格的分数线标准,破格录取需要很严格的条件。这样就很容易将那些综合素质高但高考分数不高的优秀学生拒之门外。是我们的招录制度有问题?还是我们的人才观和别人不一样?
      实事求是地说,破格录取现在已经越来越多,中大对这两名“怪才”的录取就是属于破格。再追溯至前不久,清华大学降低60分破格录取少女作家蒋方舟,为此还引来一些争议。而倘若把张孟苏的录取放到国内来说,应该也属于一种破格录取。当然前提是有高校能慧眼识才,看淡高考成绩,注重综合素质,给予她这样的一个机会。
      那么问题就随之而来,一方面我们呼唤不要过多地看重高考分数,以一考定终身的体制来决定考生的命运;另一方面我们又对破格录取寄予怀疑主义,担心其破坏教育公平。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道理,在当前的高校氛围下,破格录取很容易产生相应的幕后交易。高校行政化了,难保破格录取就一定能摆脱权力的干扰。
      反过来看新加坡高校预录张孟苏,根本用不着破格,因为他们没有那么严的“格”束缚自己、限制自己。究其原因,在于他们的招录体系和我们的高校有着很大的不同。
      我们的高校一直以来都是实行“严进宽出”,必须要有个好分数,才能进高校。即便综合素质再高,如果进不了分数线,也得接受落榜的命运。而只要进了高校,就可以放松神经,东拼西凑一篇论文,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毕业。高校的“宽出”使得许多学生在大学里很难学到什么实际知识,以致毕业后要花很长时间与社会接轨,甚至出现就业难题。因而,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向新加坡高校以及很多其他国家的高校看齐,实行“宽进严出”。
      那些实行“宽进严出”的国家,他们或许也有高考,但高考分数不是唯一,只要具备基本的素质,都能进入大学接受教育。所以我们很少听到世界名校对某个“怪才”、“天才”破格录取,既然已经是“天才”、“怪才”,为什么不录取他呢?
      在教育资源还不能允许每个国民都能上大学之际,留给高校的招录空间就相对较小,使得他们破格录取的余地也很小。有报道说,今年获得教育部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达到68所。一定意义上说,高校招生录取可以自主了,破格录取的权力大了,高等教育才会回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
                                                                         广州日报 2008-7-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站为中国科技大学校友创办的非官方论坛,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会员自愿发表,并不代表本站立场,所有责任由发布者承担。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警告: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社区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如侵害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管理员!
客服:[email protected]

Archiver|手机版|中国科技大学 ( 蜀ICP备10016896号-1 )

GMT+8, 2023-5-28 20:39 , Processed in 0.04151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